|
2016-8-8 13:36 编辑 <br /><br />鉴于上一贴h.vs的贴子太长的问题,现在开始把一主题分开,会以a、b、c等类推发上来。(h.vs=histoiredes vampires吸血鬼的历史)
颜色与标记分类表:
绿色=引用
蓝色=时间
紫色=重点
下划线=人名
粗体=书名、标题
第三章 死者的生活
“我不会完全死去”
——贺拉斯
谈论死者的生活,在今天听起来似乎让人惊讶。对有些人来说,这很荒谬;对其他人来说,那是神话;对通灵论者来说,那是事实。19世纪是通灵论荣耀的时代,当时,柯南道尔(著名侦探小说《福尔摩斯》的作者)看到了他亡子的幽灵,维克多·雨果(法国著名的文学浪漫派作家代表)于1856年3月31日晚在盖尔奈西看到了彼方世界显灵。对有些人来说,这是个要揭穿的秘密,试图揭穿秘密的人汇集在一些社团里,发表了一些书籍,书名引人联想,如:《身后的生活》。贝尔纳尔·韦伯以幽默的方式在《死亡学家》(1994年)中研究了这些对死亡的调查。在古代,没有人怀疑死者在身后继续在他们的坟墓里或坟墓外生活,这种观点在18世纪的欧洲和今天的威尔士地区仍然流传。来源不同的证词向我们作了证实。
1.历史记载告诉我们
12世纪末,高蒂埃·马普(gautier map)在他的《写给宫廷中人的故事》中记述了两个惊人的例子:
“小布列塔尼的一个骑士失去了妻子。在她死后,他哭了很久。一天晚上,在一个遥远的山谷里,他发现自己的妻子在一大群妇女中。骑士惊骇不已,以为被埋葬的妻子死而复生,他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,自问是不是成了命运的玩物。他下定决心,如果他看见的是真的,如果他不是被幽灵蒙骗,他就要把她劫持回来,找回与妻子重逢的快乐,同时他也不会因不采取行动而自责为胆怯。因此,他把她抢回来,与她快乐地生活了好几年。他们生活在过去一样的世界里,有着一样的幸福。他和她还生了孩子,他们的后代如今认输繁多,被人称为死人的儿子。如果不是有迹象证明其真实性,自然的这个反常现象令人难以置信。”
这一事件如此震惊高蒂埃·马普,他在后面有重新概述了这段文字,并附上细节:“有人说,一个骑士埋葬了他确实已经死去的妻子后,又重新看见她,并把她从一圈跳舞者当中抢走,他和她生育了儿子和孙子,这个家族谱系传留自今。”
死人能游荡,会跳舞,这已经足以让人惊讶,她还能重新过正常的生活,并生育后代,那就真的让人目瞪口呆了。面对这个难以解释的“事实”,高蒂埃·马普以惯常的一招来脱身:“我们得全面接受上帝的作品......,他的作品超越了我们的问题,那是我们无法讨论的。”我们将在其他地方重新找到舞蹈主题。
正是基于这种证词,神话思想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解释,这个解释建立于在基督教以前就已经存在的观念之上。这些我们以为死了、被埋葬的人,他们其实是某神秘生灵的牺牲品,这个神秘生灵被指称为“埃尔夫”(妖精)。这些埃尔夫妖精把人从他的世界中劫走,并用幻影代替他的身体。在13世纪中期,康旦普莱的托马斯对这样的解释作了应答,他不提埃尔夫,他说起的是一个身份不确定的人:
“在布拉邦,古费旦一个有名的村庄里,一个年轻人渴望娶一个姑娘,他向姑娘的父母求亲,却被回绝了。在这段时间里,女孩发起了高烧,生命垂危,最后死去。人们痛苦她的去世,敲响大钟通知大家为她灵魂的安息祈祷。年轻人在黄昏的时候从这个村庄前往另一个村庄,在路上,听见一个女人哭泣的声音,他警惕地到处搜寻,最后终于找到了这个姑娘,并询问她为什么会在这里,她的朋友们都在为她的死哭泣。她回答:‘看,前面的这个男人,是他在引导我!’这个回答让年轻人惊讶,况且他看不见有什么人,年轻人壮起胆子,背起姑娘,把她藏到村外的一幢房子里。”
他强迫姑娘的父亲答应,如果他能把姑娘带回来,就可以娶她,他将向所有的人证明他们守着的尸体是个假死人,“于是,年轻人掀开盖住尸体的麻布床单,大家看见,组成尸体的物质是任何人从来没看见过的。”托马斯重申,“那些见过魔鬼造的死人替身的人说,那东西像是腐烂的木头,上面覆盖着一层柔软的皮肤。”对我们的教士来说,那是魔鬼的幻影,这样的解释在当时完全有机会得到大家的认同!这个解释其实站不住脚,否则他一定会不遗余力地宣称,有个隐形魔鬼把女孩带走了。
多亏瓦尔特·斯考特(walter scott)在《魔鬼学和巫术的历史》中记述了约克郡的传统,使我们掌握了对相似事件所作的民间解释和神话解释:“在北伯维克,一个织布行老板的妻子在生第四个孩子的时候死了。新生儿得以存活,而母亲死于痉挛,她的面孔完全变了形,以致邻里的长舌妇想,那是由于病妇的守护人的忽视,女仙把她带走了,并用这具尸体作代替。”当织布行老板准备再婚时,他的第一个妻子像幽灵一样浑身穿着白色出现在他眼前,告诉他,她是“好邻居们”的俘虏——好邻居是指称小矮人和妖精的委婉说法——她也告诉他该怎样把她解脱出来。可惜!织布行老板胆怯不敢。根据牧师的建议,他重新结了婚。他去世的前妻继续被囚禁在“妖精之地”——超常生灵居住的国度,这些生灵以打劫凡人为业。在丹麦,这种信仰也在志书书里出现,但“妖精之地”在那里是ellehφj——“妖精之岭”。(注意:φ是希腊字母)
我们从以上内容上了解到的主题是:死人被劫持到另一个世界。相信死者继续活着,因此这是个神话式的观点。这样我们就被带回到信仰现实。雅克·傅尼业在1318年至1325年之间已经是帕米业(阿列机,法国)宗教裁判所的头目,在他的《记录簿》中,记载了异端教派纯洁派的审讯词。有关死亡的民间信仰方面,这本簿子是个宝库。埃马尼爱尔·勒华拉都里概述了其中的资料:“死者觉得冷,他们在晚上到备有很多柴火的房子里取暖。他们在炉膛里用活人在夜里睡前盖好的火炭点起守夜的火。死人不吃东西,他们爱喝酒,而且要最好的。”其实,如果浏览一下我们所有的研究资料,死者常有和活人一样的活动,他们参加死亡的神父主持的宗教仪式,在墓地里跳舞;他们继续热爱自己的亲朋好友,仇恨他们的敌人,维护自己的财产,勒死亵渎他们坟墓的人,或者挖掉他们的眼睛,他们来来去去,通过特别媒介人——阿列机的灵魂使者或其他地方的巫师——传递他们的消息,他们还能重操旧业,像这个布列塔尼的面包师,死后回来揉面,给他的妻子和伙计们鼓劲,直到受他骚扰的村民来结束这场胡闹:
“他们来到他入葬的坟墓,把他的尸体挖出来,发现他的尸体直到膝盖和大腿都沾满了泥土,就像他们在街上看见他时的样子。因为他和其他人一起揉面,他们发现他的双臂沾满了面团。看过之后,他们填了墓穴。但不久之后,他又出现了,还像以前那样捣乱,给人带来很多麻烦。最后,村民们决定再次去墓地,打断了他的双腿。从此,没人再见过他。”
2. 死 者 归 来
与人们的成见相反,处在社会边缘的人人我们在上一章讲过——不是唯一散布恐怖的狰狞鬼魂。“在华沙,”堂·卡尔麦特告诉我们,“一个教士让造鞍具的匠人给他的马配一副笼头,笼头还没做好,教士就死了。在波兰,他被称为吸血鬼。他从坟墓里出来,穿着神职人员入葬时穿的传统服装,到马厩牵出他的马,他骑上马,让整个华沙市都看见他来到鞍具匠人的店铺。在那儿,他首先找到了匠人的妻子,她大惊失色,叫来她丈夫,教士问他要笼头,而他回答道:‘可是,您已经死了,神父先生。’教士回答:‘我要让你看到我没死。’他痛打匠人,可怜的鞍具匠不久就死了,教士又重新回到坟墓里去了。”
1736年,塔桑德这样记录道:“在西利西亚(中欧一地区名,涉及波兰、捷克和斯洛伐克),确切地讲,在霍兹普罗兹村,人们说,死人经常在去世后回来,和他们的家人一起吃喝,甚至和他们的妻子发生性关系。当旅行者在死者离开坟墓的时候穿越这个村庄,死者难以割断与他们过去生活连在一起的纽带,他们的亲人知道得很清楚。”直到19世纪,几乎在欧洲所有的地方,某些日子,人们在桌上留下食物,开着灯,因为他们知道去世的先人要到他们以前住的地方故地重游。他们还要到炉膛边取暖,为了这个缘故,人们把三脚支架预先翻过来,防止他们被烫伤。由约瑟夫·姆勒在上世纪收集的关于这种信仰的海尔威地(瑞士地区)证词很有说服力。
在南部斯拉夫人那儿,尤其是波雷西(黑卢特尼),情人精(dux—ljubovnik)通常是死者化成吸血鬼或飞蛇的形状。许多故事讲述一个死去的丈夫是如何在晚上拜访他的妻子。女人的母亲听到女儿在晚上喃喃低语,又好像在拥抱亲吻什么人,她张看之后,确认那时她死去的女女婿,只是他的脚变成了兽蹄。在塞尔维亚,吸血鬼会在晚上拜访他的妻子,却没有危害,他和她可以有性关系,还可能生孩子,但这样的孩子没有骨头,活不长。从18世纪起,这个信仰得到证实。作为这些故事提纲的典型主题大致如下:一个年轻妇女失去了丈夫;邻居们发现有条火蛇在晚上来看她,或者是家里人听见她在房里和什么人讲话;她开始变得苍白,消瘦,日渐衰弱;她的亡夫给她送礼,礼物变成羊屎或马粪;最后,家里人设法驱魔。
在波兰,拉塔维克(latawiec)用他犀利的目光引诱妇女,她们变得憔悴,然后很快过世。在保加利亚人那儿,女孩和蛇结婚的主题通常比喻死亡。一些俄罗斯史诗断言情人蛇吮吸他选定的人的血。在罗马尼亚,情人精被称为兹布拉托(zburator),他通常长得像一个又高又瘦的年轻人,相貌很像吸血鬼。这个魔鬼在晚间从烟囱里潜进人家,与人相逢,此人被爱消耗得日趋衰竭。到第二天,可以看见这些夜恋留下的痕迹:青迹,吻痕,等等,与吸血鬼留下的痕迹完全相象,经过这些折磨,那人生病,郁闷或发疯,然后死去。
死者也不喜欢有人代替他。从13世纪起,他们显得很善嫉妒,向活人发出禁令,作出死亡的威胁。如果我们相信热卫·德·梯伯利(约1155~1234)的话,他报告了纪约姆·德·莫斯提业是如何出现在他的寡妻面前,强迫她发誓不再结婚。几年后,她不得不再嫁,正当洞房花烛之夜,她的亡夫忽然出现:“当着被庄严地汇聚在一起的人群之面,死者迅速地举起磨臼(舂米的器具,一般用石头制成,样子像盆),砸碎妇人的头。大家都看见磨臼被举起来,却没有人知道是谁把它举起来的。”这则“社会新闻”表明,死人能够采取行动没,以前人们从没有料想过,而且死人是有身体的:幽灵不能操纵磨臼!
其他一些叙述表明了,范·海尔新博士提出的彻底战胜德拉库拉伯爵的方法其实过去不生效。这儿有个亨利·勒讷,在13世纪死在特莱夫教区(在德国),他是个恶棍,小偷,通奸犯,他背信弃义,丧尽天良。亨利回来在他女儿的房子里游荡,可是“十字架、利剑都不能赶走他,人们用剑击他,他不受伤害”。只有把泼在十字架的钉子上的圣水拿来浇洒屋子,并泼在他女儿和亨利自己身上,才能让他不再出现。要记住的是,死者有实体,因为“当人们打击他的时候,发出的声音就像打在软床上一样”。这个实体在15世纪被称为“魔幻肉体”。
中世纪以后的民俗讲到死者组成自己的社团。他们有自己的客栈,被称为德国诺必斯克卢格。在那儿,他们花的钱由活人放在他们的坟墓里,或入葬时被放在他们口里。他们参加他们自己主持的弥撒,惊动他们的人就会得到不幸!我们拥有一些证词,其中最古老的来自于格里高瓦·德·图尔。1063年到1072年之间,皮埃尔·达冕叙述道,一个活人曾参加了这样的宗教仪式。在那儿,她碰见了她死去的教母,教母向她宣布,她只能活一年的时间;还说,她得改邪归正。12世纪,僧侣衮罗·雷弗森报告道,有个老妇人在不恰当的时辰进了教堂,遭到葬在那儿的死者的袭击。1516年,另一个妇人在教堂里遇见一个死去的女友,女友警告她在祝圣之前离开现场,要她在逃离的时候不要回转头,否则她就会没命。她听从了建议,但是死人们群起追之,抓住她的大衣,她摔下大衣。第二天,她发现,在每个坟头有一块撕碎的大衣的残片。不要打扰死者,否则就很危险,因为他们很少心怀善意,这就是大部分文字给我们的教训!如果我们仔细查看证词,其中的矛盾非常惊人:为了什么原因,这些去世的基督徒,甚至遵守教规的好教徒,袭击他们来祈祷的教友?那是他们圈出自己地盘的方式?让人明白任何人都不可以和他们产生关系?答案没人知道。就让我们借用一下中世纪最有名的托词:“主之道,不可测!”
最重要的研究资料是那些向我们讲述爱不随着死亡而泯灭的部分。里面主要包括极其优美的抒情诗和诗歌,如,布尔格的《勒诺尔》,伯拉姆·斯托克在写“死者去得快”时从中取用了一句诗句。在《希腊阿克特里克之歌》中,一个母亲要求她死去的儿子把她嫁到远方的女儿娥多西带回来:“母亲的诅咒把康斯坦定唤出了坟墓。墓碑变成马,泥土变成马鞍,他漂亮的金发变成笼头,蚯蚓变成康斯坦定。”他找到他的妹妹,把她放在他身后的马背上,但一路上小鸟道:“啊,全能的主,您完成了伟大的奇迹,(您让)活人与死人走在一起!”娥多西感到担心,问她的哥哥:“我害怕你,哥哥,你身上有股香贡的气味......你的金发在哪里?你的大胡子在哪里?”康斯坦定每次都找到了回答,隐藏了自己已经死去的事实。娥多西来到母亲家,得知康斯坦定被杀死了:“母女俩互相紧紧拥抱,一起死去”遇见死者可以致命。
许多这样的信仰和做法出现在或多或少有传奇色彩的叙述中。一个姑娘猜出她的情郎是个鬼魂,她用一团线系在情郎的腿上,看他回到哪个坟墓里。另一个姑娘受到鬼魂的邀请,到他坟墓里拜访,为了脱身,她让他先进去,在他照办的时候,姑娘逃回家去。有个鬼魂引起了一个在墓地里的姑娘的注意,她看见他在啃一个死者的手,喝他的血。一个姑娘被他的父亲救起,他用一把叉子扎进鬼魂的身体。另一个姑娘靠一团麻线得以逃生。但有一个姑娘和鬼魂一起睡在客栈里,人们发现她被撕成碎块。有个死者来到他新近再婚的妻子的家里,咬了她,又杀了她的新婚丈夫。有对老夫妇变成鬼魂:她变成一只苍蝇,停在谁的脸上,就杀死谁;他变成一条狗,杀害他们自己的孩子,吸他们的血。一天,三个死而复生者——就像人们以前称呼的那样,那时人们相信死者能够复活——穿门走户,把住家人的血收集到一个罐子里。当一个鬼魂进入一户人家,用死人手碰一下里面住的人,就让他们失去知觉,迷信称这只手为“荣耀之手”。鬼魂,尤其是被谋杀的或自杀而死的鬼魂,跟踪年轻人。如果死了丈夫的妻子不把丈夫的靴子脱掉,或向他宣布她和姐妹去参加兄弟的婚礼,死去的丈夫就会出现在他妻子面前。有人说,有些鬼魂很善良,但那只是在人们好好对待他的时候。
童话和诗歌讲述这个彼方世界的人民,如:这儿,有个死去的订过亲的姑娘吞吃所有守护她的人,直到有个士兵用根木桩插到她的心脏里,给她带回了生命,她嫁给了士兵。那儿,有个鬼魂订了亲的姑娘,在她的墓上开出了几朵花,一个王子把花采下,插在帽子上,晚上,她以姑娘的样子现身,王子娶了她。其他地方,一个年轻人躲在鬼魂的坟墓里,强迫鬼魂送给他满满一锅子的银子。信仰被转用,并附上一个幸福的结局,恐怖被驱逐,邪魔被赶走。
ps:范·海尔新博士是《僵尸倾情400年》的角色,也是今年5月分新出的大片《van helsing范·海尔新》(又名《狙魔人》)的主角,片中也和德古拉有密切关系,强烈推荐此电影!
to be continute......
请留意下一专题《死者的生活b》
|
|